

摘要:美国正式终止了对价值低于 800美元 的进口包裹关税豁免。此举将全面影响跨境电商、供应链和消费者成本,尤其冲击 Shein、Temu 等依赖直邮模式的企业。 #美国关税 #电商供应链 #Shein #Temu #消费者成本
自 2025年8月29日凌晨 起,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开始对所有进口包裹征收正常关税,不再区分货值、来源或运输方式。据 路透社 报道,来自外国邮政机构的包裹将在六个月过渡期内适用统一税率,每件包裹 80至200美元,根据原产国关税区间而定。
这意味着自1938年设立的“最低限度免税政策”(de minimis)正式终结,该政策在2015年将免税额提升至800美元,曾是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支撑。
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强调,这一政策旨在堵住“致命漏洞”,减少芬太尼等违禁品流入,同时为美国财政部带来可观收入。美国纺织组织全国联盟则称这是“历史性胜利”,有助于保护本土就业和制造业,防止快时尚企业利用豁免规避关税。
数据显示,声称享受免税政策的包裹数量从 2015财年的1.39亿件 激增至 2024财年的13.6亿件,相当于每天近400万件。
这一变化对 Shein、Temu(拼多多) 等依赖中国直邮的电商平台冲击尤为明显。此前,它们通过免税政策避开了大量关税成本,形成了价格优势。随着豁免取消,零售分析师预测电商商品价格将上涨,与沃尔玛等传统零售巨头的成本差距将缩小。
美国海关数据显示,仅自2025年5月对中港包裹取消豁免以来,就已额外征收 4.92亿美元 的关税。未来 FedEx、UPS、DHL 等快递公司将直接代收关税,而外国邮政则需在 2026年2月28日 前过渡到基于货值的正式征税模式。
此举在市场引发两种情绪:
谨慎与观望:电商、物流和快时尚股可能承压,投资者担忧消费端价格上涨削弱需求。
产业利好:本土纺织与制造业有望迎来政策红利,相关企业股价或受提振。
整体而言,市场正处于 短期阵痛与长期转机 的博弈阶段。
从投资角度,需关注:
风险防范:跨境电商股和消费科技股短期承压。
结构性机会:美国本土制造、纺织与物流科技领域或因政策扶持而受益。
中性策略:保持组合平衡,既不盲目追高受益板块,也不恐慌抛售电商龙头。
关税政策的变化正在重塑电商与供应链格局。理性评估风险,把握结构性机会,将是投资者应对动荡的关键。
想第一时间掌握全球市场风向与投资机会?关注我们BrokerHiveX,获取最新深度解析与实时资讯!
BrokerHivex 是一个金融媒体平台,显示来自公共网络或用户上传的信息。BrokerHivex 不支持任何交易平台或品种。我们不对因使用此信息而产生的任何交易纠纷或损失负责。请注意,平台显示的信息可能会延迟,用户应独立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