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加密货币行业快速演变的十余年间,Huobi(火币,现更名为 HTX) 一直是绕不开的名字。作为早期“四大交易所”之一,Huobi 曾一度占据全球市场前列。然而,随着合规要求升级与监管趋严,Huobi 的发展轨迹逐渐走向复杂化。近期,Huobi(HTX)再次被多国监管部门和行业平台点名,引发投资者对其资金安全与长期前景的担忧。
发布日期:2025年9月1日
2013 年成立:Huobi 于中国北京创立,曾是中国市场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币平台之一。
2017 年退出中国大陆:因中国政府禁止 ICO 与交易所,Huobi 将总部迁往新加坡。
2019–2021 年:注册地先后变更至塞舌尔、加勒比地区,业务逐渐转向全球化。
2023 年更名为 HTX:官方宣称是“全球化战略升级”,但外界解读为“品牌漂移”,以弱化中国市场的监管压力。
👉 业内人士认为,频繁的更名与注册地变动,暴露出 Huobi 在合规身份上的脆弱性。
虽然 Huobi 并未在美国直接面向零售用户,但其全球运营结构仍被 SEC 与 CFTC 间接关注。
美国市场对加密平台的合规要求极高,目前 Huobi 未获得任何正式牌照。
2023 年,日本金融厅(FSA)点名 Huobi 以“未获许可经营”为由发出警告。
此后 Huobi 收购了 Sakura Exchange 以试图合规进入日本,但仍需持续接受严格监管。
证券委员会(SC)在 2023 年将 Huobi 列入投资者警示名单,原因是“未经许可的证券活动”。
投资者被提醒避免使用该平台进行加密交易。
金融管理局(MAS)对 Huobi 提出更严格的 AML(反洗钱)合规要求。
尽管总部曾迁往新加坡,但 Huobi 一直未能拿到完整的本地牌照。
随着欧盟 MiCA(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框架) 即将全面实施,Huobi 是否能获得牌照成为关键问题。
当前 Huobi 在欧盟的监管地位依旧模糊,未能出现在公开许可名单中。
👉 这些事实显示,Huobi 在全球多地的合规状态仍不明朗。
在 Reddit、Twitter、Telegram 等社群,以及第三方维权平台上,投资者针对 Huobi(HTX)的投诉主要集中在:
提现延迟
有用户反映提交提现申请后,等待数天甚至数周仍未到账;
官方客服回复多为“系统维护”或“合规审查”,但未能给出明确时间表。
账户冻结
部分投资者称资金被临时冻结,理由通常是“异常交易”或“KYC 审查不通过”;
但用户普遍抱怨审核过程缺乏透明度。
客服效率低下
邮件沟通耗时过长,部分用户反馈问题未得到实质解决;
官方 Telegram 社区虽活跃,但更多是管理员的统一回复。
👉 这些情况与高风险平台常见的“出金难、沟通差”模式高度一致。
WikiFX:在其 Huobi 页面展示了交易产品和平台规模,但同时标注“中等潜在风险”,提醒用户注意合规性不足。
TraderKnows:指出 Huobi 多次更换注册地,疑似存在合规套利;并提及其邀请码注册机制存在资金盘嫌疑。
BrokersView:将 Huobi 列为部分市场的“未受监管平台”,警告投资者提高警惕。
尽管表述方式不同,但三家平台的共识是:Huobi(HTX)的运营合规性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当前,全球对加密资产的监管明显收紧:
美国:对交易所的 AML/KYC 要求前所未有严格。
欧洲:MiCA 框架 2024–2025 年全面落地,加密企业必须获得牌照。
亚洲:日本、韩国、新加坡都在强化许可制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Huobi 若无法获得核心市场的牌照,未来可能面临业务收缩甚至被迫退出部分地区。
作为早期“四大所”之一,Huobi(HTX)仍在全球加密市场保有一定影响力。然而,其 频繁更名、跨地域迁移、缺乏明确牌照,以及 投资者关于提现和账户安全的投诉,让它始终处于高风险关注名单。
⚠️ 投资提示:
投资者在选择 Huobi(HTX)时,应确认其在本国是否持有有效监管牌照;
对“提现延迟、账户冻结”类投诉保持高度警惕;
建议优先选择获得 FCA(英国)、ASIC(澳大利亚)、MAS(新加坡)、NFA/CFTC(美国)等权威监管许可的合规平台。
结论:Huobi(HTX)在合规与市场定位上正处于关键转折期,投资者切勿被品牌历史和知名度迷惑,应以监管透明度和资金安全为首要考虑。
BrokerHivex 是一个金融媒体平台,显示来自公共网络或用户上传的信息。BrokerHivex 不支持任何交易平台或品种。我们不对因使用此信息而产生的任何交易纠纷或损失负责。请注意,平台显示的信息可能会延迟,用户应独立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