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PU Prime(Pacific Union Limited,前稱為Pacific Union)是一家快速擴張的外匯與差價合約經紀商,受塞席爾FSA監管。本文深入評估其監管牌照、帳戶類型、交易條件、訪問款效率及用戶反饋,解析“PU Prime是不是騙局”,為投資者提供權威參考。
品牌全名為:Pacific Union Limited(簡稱PU Prime)
成立時間:2015年
歷史更名:最初以Pacific Union名稱經營,後統一品牌為PU Prime ,但部分市場仍沿用舊稱。
市場定位:面向亞洲、中東和非洲的新興市場,以高槓桿和多樣化帳戶吸引用戶。
獨特性:
品牌雙稱呼(PU Prime 與Pacific Union)在業界少見,可能造成用戶混淆。
強調多語種在地化客服與支付管道(馬來西亞、印度、阿聯酋均有本地代理商合作)。
提供高達1:500槓桿和多帳戶方案,定位差異化。
帳戶類型 | 最低入金 | 平均點差 | 佣金 | 最大槓桿 | 特點 |
---|---|---|---|---|---|
標準帳戶 | $50 | 1.3點起 | 無 | 1:500 | 入門型,適合新手 |
Prime帳戶 | $200 | 0.2點起 | $7/手 | 1:500 | 適合高頻和剝頭皮 |
Islamic帳戶 | $50 | 依帳戶而定 | 無利息 | 1:500 | 符合伊斯蘭教義 |
VIP帳戶 | $10,000 | 0.1點起 | 低佣金 | 1:200 | 面向高淨值客戶 |
產品範圍:外匯、股指、貴金屬、能源、大宗商品、加密貨幣差價合約。
塞席爾金融服務管理局(FSA) :
實體: Pacific Union Limited
監理號碼: SD050
當前主力牌照,涵蓋大部分國際客戶。
澳洲證券及投資委員會(ASIC) (歷史關聯):
早期透過關聯公司註冊,後逐步轉移到塞席爾FSA主體。
點評:
塞席爾FSA監管相對寬鬆,不及英國FCA、澳洲ASIC嚴格。
PU Prime 依賴多地營運團隊+本地代理模式填補監理信任缺口。
平台:MT4 / MT5(桌面端、行動端、WebTrader)
執行模式:NDD(無交易員介入),支持剝頭皮與EA。
實測表現:
正常時段EUR/USD點差約0.2–0.3點(Prime帳戶),較具競爭力。
高波動期(非農業、CPI數據)滑點明顯,部分用戶回饋執行延遲。
獨特功能:
提供加密貨幣合約週末可交易
社交複製交易平台(與MT5整合)
入金:銀行卡、電匯、Skrill、Neteller、USDT、支付寶/銀聯(部分市場)
出金:電子錢包/加密貨幣通常24小時內完成,電匯2–3個工作天
使用者體驗:
亞洲地區出入金頻道多,體驗相對順暢
部分用戶回饋出金需經過代理審核,存在小幅延遲
電話:+248 4671 948(塞席爾總部)
可用語言:英語、中文、印尼語、馬來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等20+語言
在地化優勢:在印尼、馬來西亞、阿聯酋設有本地支援團隊
外匯天眼:給予「中等風險」評級,認可其點差和執行效率,但提醒注意FSA監管力度有限。
FX110 :指出其在亞洲市場口碑較高,但投訴主要集中在出金延遲和代理模式不透明。
社群回饋:
正面:點差低、客服反應快、入金門檻低
負面:監管不夠強、代理抽成機制複雜
監理風險:FSA監理寬鬆,不等於頂級監理(如FCA、ASIC)。
代理依賴度高:出入金往往透過本地代理,存在資訊不對稱。
品牌混淆:Pacific Union 與PU Prime 名稱並存,可能對新手造成誤導。
PU Prime(Pacific Union Limited)透過高槓桿、低點差和在地化服務,在亞洲與中東市場快速崛起。其獨特的「雙品牌策略」與「本地支付網路」使其與傳統歐美券商區別明顯。
適合使用者:追求高槓桿、低點差與在地化支援的投機型交易者。
不適合使用者:對強監管與資金安全要求極高的長期投資者。
一句話結論:
PU Prime(Pacific Union Limited)以靈活的市場策略和差異化定位吸引用戶,但其離岸監管屬性和代理依賴風險需謹慎對待。
BrokerHivex 是一個金融媒體平台,顯示來自公共網路或使用者上傳的資訊。 BrokerHivex 不支援任何交易平台或品種。我們不對因使用此資訊而產生的任何交易糾紛或損失負責。請注意,平台顯示的資訊可能會延遲,用戶應獨立驗證以確保其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