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BitFlyer測評|BitFlyer可靠嗎?本文全面解析日本最大合規加密交易所的監管牌照、安全性、交易條件、手續費與用戶回饋,幫助投資人判斷BitFlyer是否值得信賴。
BitFlyer 成立於2014 年東京,由前高盛交易員Yuzo Kano創立。作為日本最早一批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BitFlyer 以合規和安全著稱。它在日本市場長期穩居前三,甚至一度佔據超過80% 的BTC/JPY 市場。
發展歷程:
2014 :BitFlyer 正式上線,以BTC/JPY 交易對切入市場。
2016 :交易量躍居日本第一。
2017 :日本金融廳(FSA)推出監管政策,BitFlyer 成為首批核准的加密交易所。
2018–2019 :在歐洲和美國設立子公司,取得當地執照。
2020–2023 :持續強化合規與安全,推出機構級服務。
2025 :BitFlyer 用戶量超過400 萬,成為日本監管下的標竿交易所。
👉 定位總結:BitFlyer 是一家合規導向、機構化程度高的交易所,尤其在日本市場具有極高信譽度。
BitFlyer 提供兩類主要帳戶:
個人帳戶(適合散戶)
機構帳戶(適合企業/投資公司)
最低入金:無門檻,法幣儲值支持JPY/USD/EUR。
交易產品:現貨、槓桿交易(限日本用戶)、BitFlyer Lightning 衍生性商品平台。
手續費:Maker 0.10% ~ 0.20%,Taker 0.10% ~ 0.20%。
與Binance、OKX 相比,BitFlyer 手續費略高,但其合規性和法幣支援是明顯優勢。
BitFlyer 是少數在日本、美國、歐洲三地均持牌 的加密交易所之一:
地區 | 監管機構 | 牌照狀態 | 實體名稱 |
---|---|---|---|
日本 | FSA 金融廳 | 已持牌 | bitFlyer, Inc. |
美國 | FinCEN / 各州MSB | 已註冊 | bitFlyer USA, Inc. |
歐洲 | CSSF (盧森堡) | 已持牌 | bitFlyer Europe SA |
👉 監管總結:BitFlyer 是全球少數真正「多地持牌」的交易所,合規性排名前列。
現貨交易:支援BTC、ETH、XRP、LTC、BCH 等主流幣,交易對以JPY為核心。
槓桿交易:日本本土用戶可開通槓桿帳戶,最高2 倍槓桿(符合日本監管要求)。
衍生性商品:BitFlyer Lightning 提供BTC 永續合約,流動性良好。
支付情境:支援透過BitFlyer 帳戶直接支付合作商家(電商/服務業)。
市場覆蓋:
日本:BTC/JPY 深度極高。
美國/歐洲:用戶量有限,但合規基礎紮實。
BitFlyer 以「零重大駭客事故」著稱,這是其最大的市場口碑。
98% 冷錢包儲存
多重簽章+ 硬體隔離
雙重驗證(2FA)
嚴格的KYC/AML 審核
與Bithumb、Coincheck(均曾發生駭客事件)相比,BitFlyer 的安全記錄堪稱業界典範。
入金:支援日圓、美元、歐元,多通路轉帳。
出金:日本國內轉帳通常1 小時內到賬,國際轉帳1–2 個工作天。
加密提現:區塊鏈確認速度標準,BTC 平均10–30 分鐘到帳。
👉 用戶回饋:日本用戶體驗最佳,但國際用戶認為入金方式較為有限。
支援語言:日語、英語。
客服方式:工單、郵件支持,部分時段電話客服。
聯絡方式:
日本客服電話:+81-3-6434-5864
CoinDesk Japan :BitFlyer 被稱為「日本最安全的交易所」。
Bloomberg :報告其機構化產品和與傳統金融合作。
正面:安全、合規、法幣友善。
負面:國際化不足、手續費稍高。
地域限制:主要針對日本用戶,國際市場體驗有限。
合規成本:多地持牌意味著合規成本高,影響創新速度。
交易限制:槓桿上限低(僅2 倍),可能不符合部分投機用戶需求。
⚠️提醒:BitFlyer 雖然安全,但其「保守定位」意味著它並非適合所有使用者。
維度 | 評分 | 評語說明 |
---|---|---|
監理合規 | 9/10 | 全球三地持牌,業界標桿 |
安全性 | 9/10 | 無重大駭客事件,風控嚴謹 |
交易條件 | 7/10 | 手續費偏高,流動性集中在JPY |
資金出入 | 8/10 | 法幣支援優異,國際用戶體驗中等 |
用戶口碑 | 8/10 | 日本口碑極佳,國際化不足 |
市場策略 | 7/10 | 保守穩健,國際擴張有限 |
綜合得分:8.0/10
一句話總結:BitFlyer 是日本最安全、最合規的加密交易所之一,非常適合本土和機構投資者,但不適合追求高槓桿與快速創新的全球用戶。
BrokerHivex 是一個金融媒體平台,顯示來自公共網路或使用者上傳的資訊。 BrokerHivex 不支援任何交易平台或品種。我們不對因使用此資訊而產生的任何交易糾紛或損失負責。請注意,平台顯示的資訊可能會延遲,用戶應獨立驗證以確保其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