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Trezor 硬體錢包可靠嗎?本文深入解析Trezor 的資金安全、駭客攻擊歷史與是否有跑路風險,並結合使用者回饋與媒體評論,幫助你判斷Trezor 是否值得長期使用。
Trezor 由SatoshiLabs於2013 年在捷克創立,是世界上第一款商業化硬體加密貨幣錢包。
地位:與Ledger 並列為全球兩大主流硬體錢包廠商;
用戶群:超過百萬加密投資者使用,尤其受到長期持幣(HODL)用戶和機構青睞;
產品線:
Trezor One (經典入門款)
Trezor Model T (高端款,帶有觸控螢幕和更多安全功能)
多幣種支援:支援BTC、ETH、LTC、XRP 等1000+ 種加密資產;
跨平台:相容於Windows、macOS、Linux,支援與Chrome 擴充功能、第三方錢包(如MetaMask、Exodus)連接;
安全儲存:私鑰始終離線存放在硬體設備中,不會觸網;
備份與復原:提供助記詞(BIP39/44 標準),支援Shamir 備份;
使用者體驗:
Trezor One 簡單易用,適合新手;
Model T 配備觸控屏,支援更複雜的互動和更高的安全性。
核心優勢:作為冷錢包,私鑰從不離開設備,大幅降低駭客遠端攻擊風險。
歷史安全漏洞:
部分研究者曾在實體接觸設備時,利用側頻道攻擊恢復私鑰;
但這種攻擊需要實體接觸+ 高階設備,對一般用戶影響有限。
資金遺失風險:
若用戶遺失助記詞或未做好備份,仍可能導致資金永久遺失;
不支援內建2FA,安全性完全依賴設備和備份機制。
團隊背景:SatoshiLabs 成立十餘年,品牌信譽穩定;
跑路風險:極低,Trezor 是硬體產品,不涉及資金託管;
騙局質疑:市面上有“假冒Trezor 硬體錢包”,用戶購買時需認準官網或授權經銷商。
攻擊案例:
研究人員在2017-2020 年期間披露過幾項物理攻擊方式;
Trezor 官方隨後透過韌體更新修復大部分漏洞。
技術防護:
PIN 碼保護;
硬體加密晶片隔離私鑰;
韌體簽章驗證,防止惡意竄改。
風險點:
二手或仿冒設備可能存在「預裝後門」;
使用者在不安全的電腦上操作,仍可能被釣魚網站欺騙。
Trustpilot 評分:約4.3/5,多數用戶認可其安全性,但有些人抱怨價格偏高。
社群回饋:
Reddit 上用戶普遍認為Trezor 是「最值得信賴的冷錢包之一」;
部分用戶推薦Ledger + Trezor 雙保險。
第三方媒體:
CoinDesk稱Trezor 是「長期投資者的必備工具」;
CryptoNews提到「雖然有物理攻擊風險,但遠端安全性幾乎無可挑剔」。
比較Ledger :Ledger 硬體外觀更現代化,使用者體驗更佳,但Trezor 完全開源,透明度更高;
對比冷錢包應用(如Ellipal、SafePal):Trezor 在社群信任度和歷史沉澱上優勢明顯。
Trezor 作為第一代硬體錢包,憑藉冷儲存特性和長期營運經驗,安全性遠高於熱錢包,但仍有幾點需要注意:
資金遺失風險:助記詞遺失或外洩= 永久失去資產;
跑路/詐騙風險:官方品牌風險極低,需警惕仿冒設備;
駭客風險:物理攻擊可能性存在,但門檻高,對一般使用者影響有限。
建議:
適合長期持幣、大額儲存;
日常交易可搭配熱錢包使用;
建議從Trezor 官網或正規經銷商購買,避免假貨風險。
安全性:9/10 —— 冷錢包屬性極佳,但需防物理攻擊。
易用性:8/10 —— 入門門檻稍高,但介面清晰。
功能完整度:8/10 —— 支援幣種豐富,部分新興鏈需第三方支援。
社區與信譽:9/10 —— 十年老牌,社區信任度高。
綜合推薦度:9/10 —— 硬體皮夾首選,適合大額資產長期儲存。
BrokerHivex 是一個金融媒體平台,顯示來自公共網路或使用者上傳的資訊。 BrokerHivex 不支援任何交易平台或品種。我們不對因使用此資訊而產生的任何交易糾紛或損失負責。請注意,平台顯示的資訊可能會延遲,用戶應獨立驗證以確保其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