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Mt.Gox 跑路評估:比特幣早期最大交易所因駭客竊盜損失85 萬枚BTC 於2014 年崩盤,用戶資金至今未能完全追回,典型跑路案例。
Mt.Gox曾是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所,處理全球約70% 的比特幣交易量。然而在2014 年,平台宣布失去85 萬枚BTC (當時價值約4.5 億美元),直接宣告破產。此事件被視為加密產業史上最慘烈的「跑路/崩盤」案例。
成立時間:2010 年,總部日本東京;
市場佔有率:曾佔全球比特幣交易70%;
安全缺陷:長期管理混亂,技術防護薄弱;
爭議點:駭客入侵與內部管理不善共同導致資金消失。
2011–2013 年:多次小規模被竊事件;
2014 年2 月:宣布失去85 萬枚BTC,交易所關閉;
2014 年4 月: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2018–2024 年:清算與賠償過程漫長,部分資金仍在追討。
大規模資金損失:用戶資金完全消失;
提現凍結:用戶無法提取BTC;
管理混亂:內部財務記錄極度不透明;
長期未清算:賠償遲遲未能落實。
維度 | 評分(0–10) | 評語 |
---|---|---|
資金安全 | 0/10 | 85 萬枚BTC 遺失 |
合規監管 | 0/10 | 監管缺失,最終破產 |
透明度 | 0/10 | 財務不透明,無安全審計 |
用戶口碑 | 0/10 | 大量用戶血本無歸 |
技術實力 | 2/10 | 技術落後,管理混亂 |
綜合評分:0.2 / 10(加密史上最著名跑路交易所)
BBC / Bloomberg :稱其為「加密產業最臭名昭著的崩盤」;
法院文件:確認其破產與賠償計畫;
社群回饋:Mt.Gox 成為加密界「跑路交易所」代名詞。
避免依賴單一交易所;
選擇透明度高的受監管平台;
分散資產存儲,尤其重視冷錢包;
吸取Mt.Gox 教訓,警惕中心化交易所單點失敗。
Mt.Gox 的崩盤徹底改變了加密產業,被認為是加密史上最著名的跑路案例。它警示所有投資者:無監管、管理混亂的平台必然高危險。
最終判定:Mt.Gox = 極端高危險跑路交易所,應遠離。
BrokerHivex 是一個金融媒體平台,顯示來自公共網路或使用者上傳的資訊。 BrokerHivex 不支援任何交易平台或品種。我們不對因使用此資訊而產生的任何交易糾紛或損失負責。請注意,平台顯示的資訊可能會延遲,用戶應獨立驗證以確保其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