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Huobi交易所測評:Huobi是否安全?本文全面解析其歷史背景、合規監管、交易條件、資金安全、與Tron及孫宇晨的關係、用戶口碑與潛在風險,幫助投資人全面評估這家老牌平台的優勢與不足。
Huobi成立於2013年,總部最初位於中國北京,與OKCoin、BTCC並稱「中國三大交易所」。 2017年中國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交易後,Huobi遷出中國大陸,並逐漸將總部設在新加坡和塞席爾。
發展歷程亮點:
2013年:Huobi上線,迅速成為中國最大交易所。
2017年:受中國監管影響,關閉國內業務,轉向海外。
2019年:成為全球前五大交易平台之一。
2022年:與Tron創辦人孫宇晨關聯財團完成收購。
2023-2024年:更名為“HTX”,嘗試品牌升級,但市場仍廣泛稱其為Huobi。
👉 官網: https://www.huobi.com
📌 特色:Huobi曾是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交易所之一,但近年來因合規問題與收購事件而飽受爭議。
Huobi提供全面的交易產品,涵蓋現貨、合約、槓桿和理財。
產品類型 | 特點 | 手續費/槓桿 |
---|---|---|
現貨交易 | 500+幣種,涵蓋主流與小幣種 | 手續費:0.2%(持HT可折扣) |
槓桿交易 | 支持主流幣 | 最高槓桿1:5 |
合約交易 | 永續和交割合約 | 最高槓桿1:125 |
Earn理財 | 提供質押、定存、靈活理財 | 年化3%–20% |
Launchpad | Prime平台,支援新幣孵化 | 項目品質不一 |
亮點:
幣種豐富,涵蓋多數熱門代幣。
合約交易深度強,槓桿靈活。
持有平台幣HT可享手續費折扣。
不足:
部分幣種流動性不足。
部分新用戶投訴提現延遲。
Huobi的合規情況存在較大爭議:
監管地區 | 狀態 | 實體名稱 |
---|---|---|
塞席爾 | 註冊實體 | Huobi Global |
香港 | 註冊公司,部分合規申請中 | Huobi HK |
美國 | ❌ 無SEC/CFTC牌照,2019年退出美國市場 | - |
日本 | 曾獲執照,後退出 | - |
📌 總結:Huobi缺乏頂級市場的核心牌照,主要依賴離岸註冊營運。
收購背景:2022年Huobi被Tron創辦人孫宇晨相關財團收購。
生態綁定:Huobi上線大量TRX生態代幣。
市場質疑:部分用戶擔心Huobi資金與Tron基金會有交叉風險。
📌 風險:市場普遍質疑Huobi與孫宇晨的資金安全與透明度。
現貨交易:500+幣種,覆蓋度高。
合約交易:深度和槓桿較強。
槓桿交易:適合中高階使用者。
Huobi Earn :質押、理財、雙幣產品。
Prime :新幣孵化。
📊 對比:Huobi產品豐富度與OKX、Binance接近,但合規度不足。
撮合引擎:百萬TPS。
流動性:主流幣流動性強,小幣種差。
APP體驗:介面直覺。
API :適合量化與機構交易。
📌 用戶回饋:合約體驗佳,但提現審核嚴格。
2014年後:未有重大駭客事件。
資金管理:冷熱錢包分離。
PoR儲備證明:部分公佈,但透明度不足。
保險基金:未明確說明。
📌 風險:資金透明度低於Coinbase、Kraken。
儲值:支援多種加密貨幣,部分地區支援法幣。
提現:加密貨幣提現一般30分鐘–2小時。
KYC政策:部分使用者可在未完成KYC情況下進行小額交易。
📌 用戶投訴:部分提現延遲或額外審核。
支援語言:20+語言,包括中文、英文、西班牙文。
客服管道:工單、線上客服、郵件。
回應速度:用戶回饋較慢。
教育內容:有限。
Bloomberg:報道其收購與孫宇晨關係。
CoinDesk:稱Huobi「處於轉型期,合規存疑」。
好評:幣種多、合約交易體驗佳。
差評:提現延遲、合規不足、資金透明度差。
監理風險:缺乏主流牌照,有封禁隱患。
資金風險:與Tron資金關係複雜。
市場風險:部分新幣波動大,合約槓桿風險高。
監理與安全性: 5/10 —— 合規不足,資金透明度差。
交易條件: 8/10 —— 幣種多,合約深度佳。
產品豐富度: 8/10 —— 涵蓋現貨、合約、理財。
技術與流動性: 8/10 —— 撮合性能強,流動性佳。
客服與服務: 6/10 —— 客服反應慢,教育內容有限。
📊綜合評分:7.0/10
Huobi依舊是全球前十交易所,但合規與資金透明度風險較大。
Huobi作為老牌平台,依舊擁有龐大用戶群及豐富產品,但:
優點:交易品類豐富、合約體驗佳、市場知名度高。
劣勢:合規不足、提現爭議、與孫宇晨關聯引發關切。
👉 官網: https://www.huobi.com
⚠️ 投資建議:
適合短期交易和活躍用戶。
長期資金存放需謹慎。
BrokerHivex 是一個金融媒體平台,顯示來自公共網路或使用者上傳的資訊。 BrokerHivex 不支援任何交易平台或品種。我們不對因使用此資訊而產生的任何交易糾紛或損失負責。請注意,平台顯示的資訊可能會延遲,用戶應獨立驗證以確保其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