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rHiveX

Deriv Group Ltd 曝光| 我們為什麼認定Deriv 是詐騙平台?監管真相、用戶不出金案例與風險評分全解析

3週前

摘要:Deriv 是黑色平台嗎?為什麼越來越多投資者投訴Deriv 不出金?本文結合監管漏洞、投資者真實案例與第三方黑名單,揭示Deriv Group Ltd 的詐騙風險,並給予詳細風險評分與投資建議。


Deriv Group Ltd 曝光| 我們為什麼認定Deriv 是詐騙平台?監管真相、用戶不出金案例與風險評分全解析


一、品牌背景與宣傳

公司全名:Deriv Group Ltd
官網https://www.deriv.com
成立時間:1999年(前身Binary.com),總部多次遷移,目前註冊地分佈在馬耳他、直布羅陀、瓦努阿圖等。

對外宣傳:

  • 在馬耳他MFSA、直布羅陀GFSC、瓦努阿圖VFSC 等地「合規」。

  • 在美國FinCEN 登記為MSB 👉 MSB官方查詢

  • 提供外匯、CFD、加密貨幣、二元期權等多元化產品。

  • 宣稱「服務全球百萬客戶」。

📌問題在於

  • 強監管(如FCA、ASIC、NFA)缺失,大部分用戶資金受離岸公司管轄。

  • 二元期權產品長期被歐美視為高風險甚至詐騙。

  • 用戶投訴集中在提現困難與獲利凍結


二、監管真相與漏洞

1. 離岸多實體結構

  • Deriv 在馬耳他、直布羅陀、瓦努阿圖都有註冊。

  • 不同地區使用者對應不同實體,導致權益困難。

  • 瓦努阿圖VFSC 監管寬鬆,幾乎不要求資金隔離或賠償基金。

2. MSB備案的誤導

  • Deriv 確實在美國FinCEN 登記為MSB 👉 FinCEN MSB Search

  • 但MSB 僅為支付備案,不涉及交易合規或資金安全。

  • 投資者無法因此獲得NFA/CFTC 的保護。

3. 二元期權的合規問題

  • 二元期權在歐盟與美國早已被限制甚至禁止。

  • Deriv 依舊向海外客戶提供此類產品,風險極高。

📌結論:Deriv 透過「多國註冊」包裝合規,但大部分客戶資金實則處於監管真空。


三、投資者不出金與維權失敗案例

在多個平台,關於Deriv 的投訴主要集中在「提現困難」「獲利資金被拒付」 。我們從不同角度總結常見的騙局套路。

案例1:Trustpilot-小額順利,大額凍結

Trustpilot用戶稱:

  • 入金200美元,小額50美元提現正常到帳。

  • 當嘗試提現2000美元時,被要求「二次身份驗證」。

  • 審核長達30天,資金遲遲未到帳。

📌套路解析

  1. 小額出金正常→ 給客戶製造「平台可靠」的錯覺。

  2. 大額提現卡住→ 透過KYC審核拖延。

  3. 心理博弈→ 投資人因之前到帳過,往往更願意繼續等待,甚至加大投入。


案例2:FX110-獲利直接清零

FX110曝光台有投資人投訴:

  • 存入5000美元,獲利2000美元。

  • 提現時平台以「異常交易」為由,直接將獲利部分清除。

  • 本金部分退回,獲利消失。

📌套路解析

  • 後台操控→ 平台判定“違規”,實際上強行抹去盈利。

  • 推卸責任→ 用「條款漏洞」掩蓋後台清算作業。


案例3:WikiFX-高槓桿陷阱

WikiFX用戶回饋:

  • 被代理宣傳「高槓桿+贈金」誘導入金。

  • 初期獲利,但提現被告知「違反贈金規則」。

  • 最終無法取回資金。

📌套路解析

  • 行銷陷阱:用高槓桿、贈金吸引新手入金。

  • 規則陷阱:設定苛刻條件,提現時必然觸發「違規」。


案例4:Reddit-二次收割

Reddit外匯板塊用戶稱:

  • 提現被要求先支付「5%手續費」。

  • 支付後仍被要求「額外稅費」。

  • 即便支付兩輪費用,資金依舊未到帳。

📌套路解析

  1. 二次收割→ 提現環節收取額外資金。

  2. 虛假合規→ 以「國際轉帳費用」「預繳稅款」為藉口。

  3. 無限拖延→ 投資者二次受害,血本無歸。


📌常見詐騙手法總結

  • 先小額出金→ 大額凍結

  • 獲利清零/帳戶凍結

  • 重複KYC/無限審核

  • 額外費用陷阱

這些投訴在多個媒體與社群平台都有出現,已成為Deriv 的高風險標籤


四、交易執行與技術問題

  • 滑點嚴重:行情波動時點差擴大至50點。

  • 訂單延遲:執行緩慢,停盈停損常失效。

  • EA限制:自動化交易頻繁被拒單。

  • 宕機問題:非農等關鍵行情時段,平台失去連線。

📌說明:這類問題與典型黑色平台後台操控高度一致。


五、代理返傭與擴張模式

  • Deriv 在亞洲、非洲大量採用IB返傭模式

  • 代理商透過社群媒體承諾「穩賺訊號」為「高額返傭」。

  • 投資者被誘導盲目入金。

  • 實際獲利模式依賴客戶虧損,代理與平台形成利益共同體。


六、第三方媒體與社群口碑

  • WikiFX → 風險評分偏低,點名「提現困難」。

  • FX110 → 收錄為高風險平台。

  • TraderKnows → 提醒投資人要警惕Deriv 的多地註冊模式。

  • Trustpilot → 大量負評集中在「不出金」。


七、為什麼我們認定Deriv 是詐騙

  1. 監管錯配- 離岸多實體,強監管缺失。

  2. 提現糾紛頻繁—— 獲利資金難以取回。

  3. 後台操控嫌疑犯- 滑點嚴重、訂單延遲。

  4. 返傭風險- 利益衝突明顯,代理人誤導投資者。

  5. 第三方一致負評- 多家媒體已將其列入高風險名單。

👉結論:Deriv 具備典型黑平台詐騙特質。


八、投資建議與風險提示

  • 不要被「多牌照」迷惑,確認你的帳戶受哪個實體監管。

  • MSB備案無投資人保護意義

  • 投資前請務必通過:

  • 建議優選IG、CMC、Saxo、Pepperstone 等強監管券商。


九、風險評分(10分制+ 簡評)

  • 合規性:4/10 —— 多地註冊,但離岸為主。

  • 資金安全:2/10 —— 大額提現風險極高。

  • 交易透明度:3/10 —— 執行存疑,獲利清零案例頻繁。

  • 使用者口碑:2/10 —— 社群投訴集中在不出金。

  • 客戶服務:5/10 —— 回覆快,但多推諉。

  • 總分3.4/10 —— Scam風險顯著。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BrokerHivex 是一個金融媒體平台,顯示來自公共網路或使用者上傳的資訊。 BrokerHivex 不支援任何交易平台或品種。我們不對因使用此資訊而產生的任何交易糾紛或損失負責。請注意,平台顯示的資訊可能會延遲,用戶應獨立驗證以確保其準確性。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