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BrokerHiveX 採用8 維度10 分制與明確權重(監管20%等),每項需附官方證據與核驗日期;季度複核,重大變更7 天內更新
Regulation(監理)— 20% :持牌與監理層級、實體/網域一致性、負餘額保護與賠償、稽核/合規記錄
Pricing(成本與點差)— 15% :30–90 天分時平均點差+往返佣金+隔夜費/隱性費用(all-in 成本)
Execution(執行品質)— 15% :成交率、執行延遲、中位數/分佈滑點、拒單/再報價、是否有公開執行報告
Platforms(交易平台)— 10% :MT4/MT5/cTrader/TradingView 覆蓋、API/回測、VPS/複製、行動端質量
Funding(出入金)— 10% :通路與在地化、到帳時效(提領T+0~T+1 為佳)、費用、成功率與異常處理
Support(客服)— 10% :服務時段(24/5 或24/7)、多語言、SLA/首響時長、專屬客戶經理與閉環
Education(教育)— 10% :課程系統與研究深度、更新頻率、進階內容(量化/風控/回測)
Product Range(產品覆蓋)— 10% :外匯/指數/商品/股票/加密/債券等廣度與深度、微型合約、主題籃子
總分= Σ(維度分× 權重),四捨五入至1 位小數;等級: Top Tier ≥9.0|Reliable 7.0–8.9|Average 5.0–6.9|Caution <5.0 。
雷達圖軸順序(固定) :Regulation → Pricing → Execution → Platforms → Funding → Support → Education → Product Range(順時針),刻度0–10,標註「x/10」。
我們看什麼:監管層級與持牌狀態、網站/實體/牌照號一致性、負餘額保護/投資者賠償、重大合規事件與審計揭露。
硬證據:監理名錄條目(牌照號碼、實體全名、註冊地址)、官網Legal/Regulation、投資者賠償與保護條款。
為什麼會是這個分? (分檔規則)
9–10 :至少1 個強監管(如英/歐/澳等)長期有效牌照;全球保護層級一致(賠償/負餘額保護明確);審計/報告公開;無重大執法負面。
7–8 :多實體受監管,揭露清晰但保護層級不完全一致(不同地區差異);無嚴重負面。
5–6 :主要為弱監管/離岸或披露不全;條款模糊。
≤4 :出現吊銷/暫停、複製/假站、重大執法或反洗錢負面。
如何升分:統一全球保護層級;新增強監管牌照;發布經審計的合規/財務報告;完善投訴與賠償路徑。
我們看什麼: 30–90 天TWAS 時間加權平均點差(分時/分品種)、往返佣金、隔夜費、隱性成本(不活躍/貨幣轉換/提領)。
換算公式(all-in) :
All-in(pip) = 平均點差(pip) + 往返佣金($/lot) ÷ 10 (EURUSD 每手1 pip ≈ $10)。
例:0.0 + $6/手≈ 0.6 pip 。
為什麼會是這個分? (分檔閾值,EURUSD 參考)
9–10 :公開分時/分品種TWAS ;常態all-in ≤ 0.7 pip ;費用條款簡潔透明。
7–8 :公開典型點差與佣金;常態all-in 0.8–1.2 pip ;隱性費用揭露清楚。
5–6 :只給「最低點差」或揭露不足;常態all-in ≥1.3 pip 。
≤4 :費用複雜隱密、實際成本與揭露偏差大。
如何升分:發布可核驗的分時平均點差;下調高頻帳戶佣金;明確高波動/假日加點規則;公開滑點與再報價比率。
我們看什麼:成交率(Fill Rate)、執行延遲(Latency)、滑點分佈(正/負)、拒單/再報價率,是否發布月度執行報告或第三方審計。
為什麼會是這個分? (分檔錨點,滾動30天)
9–10 : Fill Rate ≥97% 、 Median Latency ≤120ms 、正滑點≥30% 、 Requote/Reject ≤1% ;每月執行品質報告持續發布且有抽樣/審計。
7–8 : Fill Rate ≥95% 、 Latency ≤150ms 、有滑點分佈或等效揭露。
5–6 :只有行銷描述,無量化公開或指標一般。
≤4 :拒單/再報價高、滑點異常且缺乏解釋。
如何升分:公開執行資料面板(速度/滑點/成交率),引入獨立審計與回溯樣本;對主要品種給出事件時段表現。
我們看什麼:MT4/MT5/cTrader/TradingView/WebTrader 覆蓋、API/回測/量化工具、VPS/複製交易、行動端品質與更新頻率。
為什麼會是這個分? (分檔)
9–10 :多平台(含TradingView/cTrader 或同等)+ API/回測+ VPS/複製+ 行動端高品質迭代。
7–8 :MT4/MT5 為主,附加工具完整性一般但穩定可靠。
5–6 :單一平台或功能缺失。
≤4 :平台不穩定或頻繁功能異常。
如何升分:補齊MT5/TradingView/cTrader;開放API/回測;完善行動端與風控/量化工具。
我們看什麼:通路廣度、在地化(本地轉帳/快速通道)、到帳時效、費用、失敗/拒絕率、異常處理。
為什麼會是這個分? (分檔錨點)
9–10 :入金即時、提領T+0–T+1 ;平台側0%手續費(第三方費用說明清晰);通路成功率≥98% ;處理時效SLA明示。
7–8 :絕大多數提現≤T+2 ;費用與條款清楚。
5–6 :本地化不足/處理慢/資訊不全。
≤4 :提現長期異常或大量投訴。
如何升分:擴展本地化出入金;公開通路級平均時長與成功率;統一費用門檻;建立異常升級路徑。
我們看什麼:可用時段(24/5 或24/7)、多語言、反應速度(首響)、SLA、專屬RM、問題閉環。
為什麼會是這個分? (分檔錨點)
9–10 : 24/7或24/5+SLA ;線上首響≤60 秒;關鍵語言覆蓋;活躍帳戶有RM ;閉環跟進。
7–8 : 24/5多通路;反應較快;FAQ/知識庫完善。
5–6 :可用性一般或高峰期排隊嚴重。
≤4 :響應慢、通路不穩定。
如何升分:增加24/7與SLA;擴展語言/熱線;RM 覆蓋;公開CSAT/處理時長資料。
我們看什麼:課程系統(入門→進階→量化/風控)、研報深度、更新頻率、回測/案例、測驗/認證。
為什麼會是這個分? (分檔)
9–10 :體系化課程+ 回測案例+ 認證路徑;週更或以上;多層學習路線。
7–8 :研究/課程並存,更新穩定;深度尚可。
5–6 :以資訊/新聞為主;系統性不足。
≤4 :內容稀少或長期不更新。
如何升分:建立完整課程樹;引入回測/作業與認證;保持節奏化更新。
我們看什麼:外匯/指數/商品/股票/加密/債券等廣度與市場深度、微型合約、主題籃子、地區可用性與槓桿清晰。
為什麼會是這個分? (分檔)
9–10 :多元資產+ 深度豐富(個股/ETF/債券/期貨/選擇權CFD 等),並有微型合約/主題籃子。
7–8 :涵蓋主流資產,滿足大多數策略。
5–6 :品類較窄或地區可用性差。
≤4 :選擇受限、資訊不全。
如何升分:擴展品類與深度;提供微型/主題化產品;清楚標註地區與槓桿。
BrokerHivex 是一個金融媒體平台,顯示來自公共網路或使用者上傳的資訊。 BrokerHivex 不支援任何交易平台或品種。我們不對因使用此資訊而產生的任何交易糾紛或損失負責。請注意,平台顯示的資訊可能會延遲,用戶應獨立驗證以確保其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