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SEC就流動性質押給出最新指南後,以太坊網路交易量飆升至年內新高,超過3,600萬枚ETH被質押,佔總供應近30%。雖然SEC內部存在分歧,但DeFi與以太坊生態情緒明顯轉暖,投資人持續看多。 #以太坊質押#SEC監管#流動性質押LST #DeFi監管#以太坊交易量
在SEC圍繞流動性質押(Liquid Staking)發布新指南後,以太坊網路迎來了罕見的活躍週期。
根據Dune Analytics數據,目前以太坊質押數量已超過3,600萬枚ETH,佔流通供應的近30%。這意味著大量ETH被鎖定在智能合約中,顯示投資者信心增強,短期內不打算拋售換現,而是選擇持有獲取質押收益。
另一方面, Nansen數據顯示,以太坊全網交易量創下年內新高,市場熱度急遽上升。 CryptoQuant分析師指出,光是6月上半月就有超50萬枚ETH被新質押,價值約18億美元。
2025年8月初,美國SEC公司財務部發布聲明稱,**流動性質押代幣(LST)**在某些前提下不屬於證券,釋放出對DeFi行業有利的監管信號。
Alluvial CEO Mara Schmiedt表示,該指南將使機構「更大膽整合LST,為質押資產創造更豐富的二級市場。」(資料來源:Cointelegraph)
然而,SEC內部對此並非一致認同。專員Caroline Crenshaw發聲質疑:“該聲明堆疊假設,缺乏現實依據”,認為其法律適用性非常有限,僅代表一個部門的看法。
對此,加密友好委員Hester Peirce(被稱為「Crypto Mom」)予以支持,強調SEC此舉是對該行業的澄清,也是監管適配創新的積極信號。
以太坊網路一年交易圖表。資料來源:Nansen
儘管LST獲得階段性認可,但整個DeFi產業在全球範圍內依舊處於法律灰區。
美國方面,《CLARITY Act》法案仍在審議中,試圖豁免DeFi協議遵循傳統證券框架。
歐盟MiCA並未涵蓋DeFi監管,但2026年可能將其作為優先事項推進。
同時,以太坊生態表現堅挺:
無出售歷史的鏈上地址增加,累計持有近2,300萬枚ETH,價值約826億美元(資料來源:CryptoQuant)。
驗證者數量持續成長,網路安全性與去中心化程度提升。
目前市場對以太坊與DeFi持偏多情緒,資金持續流入質押領域。但投資人需注意以下幾點:
LST雖獲正面聲明,但不代表全面合法化,不同國家政策仍有落差;
美國SEC對ETF中加入質押功能仍未表態,短期內不排除再起波瀾;
中長期看,ETH鎖倉減少拋壓,基本上面向好,但應關注政策實際落地情況。
以太坊正站在「監管軟化」與「技術升級」雙重紅利的起點,是否能藉此實現價值新一輪重估?投資人不妨多關注政策動態,掌握質押資產的配置節奏。
想了解更多質押專案機會與DeFi合規趨勢?追蹤我們BrokerHiveX ,取得最新深度解析與即時資訊!
BrokerHivex 是一個金融媒體平台,顯示來自公共網路或使用者上傳的資訊。 BrokerHivex 不支援任何交易平台或品種。我們不對因使用此資訊而產生的任何交易糾紛或損失負責。請注意,平台顯示的資訊可能會延遲,用戶應獨立驗證以確保其準確性。